一提到“养老”,习惯上常将其理解为物质上的供给和经济上的资助。其实,这种理解失之偏颇。因为对于“养老”来讲,物质或经济上的支持固然重要,但对老年人来说,还有一项需求不能缺少,那就是“精神赡养”。
据《法制日报》前些日子发表的调查称,北京市去年6千件民事纠纷中涉及老年人生活占600件,其中,最多的是“精神赡养”纠纷。《老同志之友》杂志今年第二期透露,据北京市调查:目前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身边无子女,而且26%的老人生活在“空巢家庭”中,还有7.4%的老人独身;通过社会调查,有48%的家庭明确表示老年人最需要“精神安慰”;北京市城区约47%的老人认为,子女孝敬父母最重要的表现是对父母主动关心、问寒问暖、相互交流。
所谓“精神赡养”,说简单点就是关注老年人心理上或精神上的需求,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弱化,表现出进取心差、风险承受能力弱、害怕孤寂、情感脆弱、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。这些心理症状比病痛更加折磨人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,便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等一系列心理及生理疾病。因此,“精神赡养”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时下,一些家庭对老年人的“精神赡养”状况令人堪忧。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《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五城市调查》提供的资料表明,在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的上海市老人中,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%,较少交谈的占41%,而经常交谈的仅占36%;上海某大学社会学系曾到一个街道对家庭代际关系作过调查,结论是:老年人与下一代不和睦约占28.5%,一般化的占29.5%,和睦融洽的仅占41%。这些数据从量的角度揭示一个事实,那就是老年人与他们的中年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、感情淡化已成为一股大流,超过半数的家庭对老年人“精神赡养”情况不如人意。
“精神赡养”的前提在于相互接近、交流与抚慰,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年人却选择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。笔者在采访有关“精神赡养”问题时,一位85岁的老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,“晚辈和长辈之间,真正的赠予机会似乎不多,却每天都有。这种赠予可能只是一句和善的话语,一封平安的家书或者一个温馨的电话。”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,有的子女因忙于工作,平时很少想到去探望父母,使老年人在传统养老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精神抑郁、生活空虚并逐渐孤独寂寞深感不安。有的家庭由于受住房条件限制,与老人同住房,但却明确地与老人实行经济生活的分理。有的在补贴给老人一定数额的生活费后,便不再去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。常常可以看到一家饭桌两家饭,一道门里两重天的“一家两制”现象。经济赡养尚且如此,“精神赡养”就不言而喻了。
如何做好老年人“精神赡养”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老年人享受“精神赡养”的温馨。首先,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、倡导“精神赡养”,提高“精神赡养”认识;其次,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个方面,以多种形式搞好养老工作,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;第三,子女应尊重老人,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,多抽时间陪老人说话、聊天,让老年人多参与家庭决策,充分感受人间的关爱。